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河西 >> 善忆河西 >> 名流荟萃 |
天津近代爱国教育家邓庆澜 发布时间:2020-01-09 |
张绍祖 天津近代爱国教育家邓庆澜(1880-1960),字澄波,天津人。他祖籍浙江绍兴,曾祖父流落天津杨柳青。父邓奎章,早逝,靠母亲缝补浆洗维持生活,并供儿子上学。邓庆澜6岁开始读书。1903年时在天津最早的官立小学堂城隍庙小学任教员。1904年他和陈筱庄受天津近代著名教育家严范孙的委托,在天津西门城隍庙内筹设级小学堂,邓庆澜任堂长兼教员,此举为北方提倡单级教授之始。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邓庆澜官费赴日留学。归国后,先后任天津县第一学区教育委员及第一区劝学员、直隶省立单级教员讲习所总务主任。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任天津县立师范传习所所长。他还曾担任天津劝学所视学、天津县教育学会会长、天津县实业局局长等职。这期间,他与教育界人士交往密切,并参加一些社会活动。1928年邓庆澜任天津特别市教育局局长。邓庆澜在任特别市教育局长期间,与其他同仁合作,大力发展中小学教育,成立了市义务教育委员会,并从1935年度起,实施义务教育;在全市设立民众补习学校70余处,广设普通小学和短期小学,积极推行注音符号识字。邓庆澜重视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1930年,他创办了市立第一职业补习学校,分设普通、商业、工艺等科,实行半工半读,不收学费。在社会教育方面,他接管了东马路、西马路、北大关、地藏庵四处宣讲所,改名为天津市第一、二、三、四通俗讲演所,先后创建了天津市立图书馆、天津市立美术馆、天津市立民众教育馆。同时,在河北辰纬路修建了天津市立公共体育场,是为租界之外,天津设立公共体育场之始。 邓庆澜为培养高级人才,1930年在天津举行首次留学生考试,选派了3名天津市籍的大学生分赴德、英、美学习矿冶、电机、染织和教育。 1937年7月29日,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天津。邓庆澜在天津教育界有威望,日本人想找他主持天津教育工作。邓庆澜胸怀民族义愤,认为中国人不能屈膝敌人,更不能为虎作伥。他化了装,藏于友人之地下室,由长子邓维翰作地下联络,毅然不担任伪职,体现了一个爱国教育家的崇高气节。 解放前夕,“市师”被称为“小解放区”,在校内可以出进步壁报,传阅进步书籍,演唱解放区的歌曲。1948年,邓庆澜给学生墙报题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该校的地下党和民青在邓庆澜的默许下开展活动。地下党员邓培、何朔等都曾暗地里受过邓庆澜的保护。1948年国民党反动当局要逮捕进步学生,邓庆澜对教育局长郝任夫说:“市师没有职业学生,要抓就抓我!”由于校长的掩护,大逮捕时,“市师”没有一个进步学生遭逮捕。1948年10月末,“市师”成立了护校委员会。邓庆澜、李邦翰、刘伯高等学校领导都参加了护校工作。由于师生的日夜防护,天津解放时学校财产基本未受损失。 邓庆澜一生公正廉洁,克己奉公。他常说:“钱多害自己,留下害子女”。他月薪收入500-700元,但仍租英租界黄家花园福顺里一栋三层小楼居住,而没有买房一间,买地一垄。他把自己收入的大半,用作捐助慈善事业和教育事业。1932年,天津启新、永利等厂多次送股票给他,他都原封不动送回。他乘坐的汽车,汽油完全自费,从不沾公家一点便宜。他对子女要求严格,教育子女不可华服、不可济私。其长子维翰节衣缩食做了件大衣,曾受到他的批评。 邓庆澜于1960年12月病逝,享年81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