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善闻 | 善文 | 善忆 | 善礼 | 善创
您当前的位置 : 首善河西 >> 善忆河西 >> 非遗传承
津门法鼓
发布时间:2022-11-29

  津门法鼓是天津市的一种地方传统音乐舞蹈艺术,以老会或圣会的表演形式出现。据传,最早的一个法鼓团体即是大觉庵金音法鼓会。法鼓会乐器由鼓、钹、铙、铬子、铛子等组成,而以鼓为主,居于乐队的中央;钹左钹右,各有七八人;铬子、铛子各二人,都在鼓后。

  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挂甲寺庆音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刘园祥音法鼓为代表的津门法鼓名列其中。

  历史渊源

  法鼓是天津市传统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娱乐活动。法鼓一词源自佛教,是指法堂上做法事时专用的鼓。法鼓起源于僧、道作法时演奏的音乐,后传入民间,鼓牌子都是群众自己创造的,富有地方色彩。

  旧时的天津民间,法鼓常用以庆丰收、贺新年及在各种节庆、年会、庙会上演出。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整个市区法鼓声连绵不断、响彻全城,与各种花会、灯会交相辉映。法鼓还是当年皇会中不可或缺的随驾音乐,在整个皇会队伍中,威武显赫。在天津法鼓最为繁盛的清末民初之际,仅城区就有上百个法鼓会。到1936年最后一次皇会,也还有三十多个法鼓会参加,足见其群众性之广泛。

  艺术特色

  天津法鼓创始与天津设卫同兴,因此含有鲜明的都市文化元素——表演庄重、摆设豪华,人数众多,崇尚礼节,是具有鲜明的都市风格的民间艺术形态。其独特性表现在:地域的唯一性(天津城、郊区特有);技艺的独特性(音舞结合):音乐的典雅性(五音蝉联);舞蹈的威猛性(舞武相溶);装饰的豪华性(精雕细刻);队伍的庞大性(出会服务人员多于表演人员),恰是这些特点,构成了天津法鼓的都市风格。表演具有庄严相(站姿)、威猛相(舞姿)、从容相(表情),其宗教与民俗共融——雅俗共赏,庄重豪华,不失隆重热烈的仪仗风格——皇家气派与宗教风格的统一的特色。

  天津舞蹈的风格都在法鼓里面。具有显著的燕赵文化的特点,形成了以农耕文化(封闭与延续)和海洋文化(开放与包容)为主导,兼有运河文化、移民文化、行帮文化、殖民文化、现代文化等要素,组合而成天津地域文化的内涵和都市文化的特点并影响了民间舞蹈的发展。

  乐曲乐器

  天津法鼓的乐曲由若干不同的曲牌(又称“鼓套子”)连缀而成。每奏一套,需半个小时左右,其曲牌有《相子》、《阴阳鱼》、《龙戏珠》等30多个。其中被广为演奏的是《对联》、《绣球》、《叫门》、《富贵图》和《上擂》等。

  法鼓表演使用的乐器有鼓、钹、铙、铛、铬共5种打击乐器。一般配备是:鼓1面;铛和铬各4副;钹和铙各6至7副不等。表演时,将鼓放在中央,左为钹、右为铙,铬和铛随鼓后或左右,面对面“坐敲”。法鼓表演开始,由鼓手连续击鼓3次“咚、咚、咚、咚咚咚咚……”,鼓声由强到弱,由慢到快,称为“哨鼓”,表演者听到哨鼓声,立即拿起乐器,双脚八字站立,身体正对前方,目不斜视,表情安详肃穆。这时,头钹(第一个击钹的人)双手把钹一扬,连击4下,俗称“开”,之后全体演员随其击钹的速度合奏起来。

  表演形式

  天津法鼓的表演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场地的“坐敲”,一种为边走边奏的“行会”。其乐队由一面大鼓和若干大钹、大铙、镲铬、铛铛所组成,人数可多可少,但都须成双成对地配备。其声音雄浑嘹亮、节奏丰富多变,令观者激奋昂扬。

  演奏时,大鼓与紧挨身边的“头钹”起着指挥的作用。整套音乐多以慢板开始,逐渐转入中速,进而快速,最后高潮部分以急板结束。

  表演时,铙在演员周身上下翻动、金光熠熠;钹在演员手中烁烁翻动,其长长的缨穗凌空飞舞,再配以撼人心魄的音响和节奏,真可谓“鼓打惊雷、钹翻燕飞、铙甩蝶舞、铬拍玉板、铛敲雨潺”。

  法鼓是边奏边舞。其中演奏“上擂”时,是法鼓的精彩舞段。法鼓舞蹈动作主要体现在钹的上、下飞舞和铙的周身翻缠上,通过钹、铙不同的击打方式而变着不同的舞蹈动作。由于法鼓最初是源于佛、道作法的音乐,因而其舞蹈动作除了从打击动作中发展变化外,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宗教的影响。此外,法鼓表演艺人还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

  天津法鼓是在天津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中成长的,它综合了音乐、舞蹈、武术、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独具特色。

  法鼓代表

  挂甲寺庆音法鼓

  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成立于1731年(清雍正九年),明代崇祯皇帝后妃曾赐挂甲寺半副銮驾,挂甲寺僧人凭借銮驾成立了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挂甲寺庆音法鼓主要流传于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及其周边地区,它是一种极具特点的民间音乐形式,表演中既有精美的道具,又有高超的技巧和优美的舞蹈动作。

  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初为民间文法鼓,清代嘉庆六年传入武法鼓后,又加入飞铙、飞钹。庆音法鼓有铛子、铬子、钹、铙、鼓五种打击乐器和乐谱曲套数十种,目前常用的乐谱包括集合队员的乐谱、开场乐谱和改点乐谱等。

  杨家庄永音法鼓

  杨家庄永音法鼓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及其周边地区。法鼓原是佛教法器,鼓面蒙江豚皮,形体较大。相传杨家庄永音法鼓的首创者是清代康熙年间天津大觉庵的一位和尚,他剔除佛教音乐的宗教因素,创造出一些鼓牌子,传给附近的村庄,建立起法鼓会,在年节喜庆日演出。杨家庄永音法鼓出会时主要是表现释迦太子出游的盛况,一般出会人数在四十人左右,有文场、武场之分。

  刘园祥音法鼓

  刘园祥音法鼓出现于清代道光年间,它原在寺院娘娘出巡时以随驾法鼓会的形式表演,主要流行于天津市北辰区内。刘园祥音法鼓出会时,前面是前彩和乐队两部分组成的仪仗队,由引锣指挥。前彩是娘娘出巡时警示人们回避和随身携带起居用品的编队,主要包括大门旗、高照、软对、硬对、灯牌、圆笼、八角盒、衣箱、茶桶、茶炊、风灯等仪仗和起居用品及鼓、钹、铙、镲、铛锒、大图、九莲灯等乐队器具。

人民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北方网 | 津报网